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

(明報:30/12) 「建自由公義難」 包致金留守香港


【明報專訊】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政府換特首,中央與特區的關係起微妙轉變,而公民社會隨年輕人善用社交網站,帶動波瀾壯闊的12萬人集會反國民教育科。政治社會的波動,卻無阻經濟狂熱樓股齊,巿民繼續狂炒不停。本報一連兩日專題報道,先請來帶出本港司法獨立關注的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,以及反國教科的國民思潮成員周庭,回顧過去一年本港司法獨立及社會運動的故事,明天再述樓股熾熱的瘋狂。

剛退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的包致金,他的「法治暴風論」一出,掀起本港司法獨立暗湧第一幕。此語甫出不足兩個月,律政司建議終審法院考慮提請人大釋法。包致金早前接受本報電郵訪問,被問及社會憂慮中央干預香港事務,包致金坦言,除了他,也有很多人留意這一憂慮,現時要建立自由、公義和進步的社會並不容易。他表明會留在香港,堅持信念,繼續關注社會事務。

領養子女居權案 「苦痛回憶」

回看過去法院裁決,包致金欣慰法院能理直氣狀擁護人權及自由,最難忘是2001年爭取居權內地領養女孩談雅然案,談的敗訴是苦痛的經歷。談雅然其後獲入境處酌情批准居港,在香港大學畢業投身非政府組織,現近於英國深造法律,包致金對此感到欣喜。談雅然向本報表示,維護家園情的包致金法官令她暖在心頭,「極力保護家庭團聚,我很感激他」。

包致金與談雅然,兩人似遠還近,素不相識的兩個人繫在改寫香港歷史的一樁案件。2001年,終院裁定港人內地領養子女沒有居港權,談雅然為此灑下的淚水和血汗已化作絕望,「裁決沒有把家庭團聚這人道理由給予最大的考量。港人內地親生子女自動享有居留權,領養的卻沒有,兩組人不獲公平對待」。

當年5名終院法官,以四比一裁定領養子女不享居留權,那個認為小妮子有權留下的法官就是包致金。談雅然案涉及《基本法》關於居留權的第24條,即律政司即將要求終院呈請人大釋法的條文。包致金當年在判辭中指出,無論有否血緣關係,只要是本港永久居民父母的子女,都應獲居港權:「這解釋促進家庭團聚,而家庭團聚在我們社會的各個層面,包括憲法的層面,都受到珍視。」

談雅然感激包官堅持人權

多年之後,作為法律系學生,談雅然重看判辭百感不再交集,唯獨感激。去年從港大法律系畢業,她身為專業人士,撇去當事人身分再看裁決,坦言沒了經歷,法律原則變得冷冰冰,卻難忘包致金力排眾議的幾段判辭。談雅然讚揚包致金排除政治壓力及影響,有勇氣力保家庭團聚,從重要的人道原則判案,「從個人層面,過去現在,我非常感激。從公民層面,我非常尊重他對法治和人權的堅持」。談雅然現正在在英國攻讀政治哲學碩士。

「出於希望期望 我堅持異見」

對於談雅然案,包致金在訪問中說,「領養子女那一次是苦痛回憶,但談小姐現在活得很好,是很大的安慰。」那是眾多異議判決之一,包致金一再與同事意見相悖,贏得「包拗頸」之名。這份堅持,在一錘定音的終審法院,縱使徒然,包官卻深信不移,「我作異議與否,從不受任何壓力。出於希望與期望,我堅持異見,希望看法最終成法。無論今天明天,我都堅持」。

欣慰「法院理直氣壯擁護人權自由」

1989年放棄御用大律師銜頭應邀出任法官,包致金說審理的憲制案件印象尤深,皆因人權得以彰顯,「法庭每每理直氣壯擁護人權與自由」。他說,這些年來,法律界轉變甚大,提及政治與社會的變遷,包官不欲多提,但他說與很多人一樣,留意港人的憂慮,「建立自由、公義和進步的社會現在並不容易,過程會引起相當的焦慮,但這是必經階段,我相信我們可以共創未來」。

對於本港有不少人灰心聲聲說要移民,珍視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包致金直截了當說:「我不向他人建議,我只可以說,我將長留香港,這是我家。」

明報記者 何偉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